Archive for 藝文

納蘭性德《飲水詞》全集

納 蘭性德(1655-1685),本名成德,為避太子諱改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康熙十五年進士,授乾清門侍衛。他是清大學士明珠的公 子,文學成就以詞為最。共存詞三百四十二首,尤以小令見長,時人譽為“清代第一詞人”。著有《通志堂集》、《飲水詞》等。

 

 

 

 

 
納蘭性德詞全集《飲水詞》

夢江南

昏鴉盡,小立恨因誰 ?急雪乍翻香閣絮,輕風吹到膽瓶梅,心字已成灰。

菩薩蠻

蕭蕭幾葉風兼雨,離人偏識長更苦。欹枕數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驚被薄,淚與燈花落。無處不傷心,輕塵在玉琴。

菩薩蠻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見殘紅舞。不忍覆餘觴,臨風淚數行。
粉香看又別,空剩當時月。月也異當時,淒清照鬢絲。

菩薩蠻

春雲吹散湘簾雨,絮黏蝴蝶飛還住。人在玉樓中,樓高四面風。
柳煙絲一把,暝色籠鴛瓦。休近小闌幹,夕陽無限山。

菩薩蠻

隔花才歇簾纖雨,一聲彈指渾無語。梁燕自雙歸,長條脈脈垂。
小屏山色遠,妝薄鉛華淺。獨自立瑤階,透寒金縷鞋。

菩薩蠻

晶簾一片傷心白,雲鬟香霧成遙隔。無語問添衣,桐陰月已西。
西風鳴絡緯,不許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淚欲流。

臨江仙

點滴芭蕉心欲碎,聲聲催憶當初。欲眠還展舊時書。鴛鴦小字,猶記手生疏。
倦眼乍低緗帙亂,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燈孤。料應情盡,還道有情無?

臨江仙

昨夜箇人曾有約,嚴城玉漏三更。一?u新月幾疏星。夜闌猶未寢,人靜鼠窺燈。
原是瞿唐風間阻,錯教人恨無情。小闌幹外寂無聲。幾回腸斷處,風動攎花鈴。

虞美人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陽何事近黃昏,不道人間猶有未招魂。
銀箋別夢當時句,密綰同心苣。為伊判作夢中人,長向畫圖清夜喚真真。

虞美人

曲闌深處重相見,勻淚偎人顫。淒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過,山枕檀痕涴。憶來何事最銷魂,第一折技花樣畫羅裙。

虞美人

銀床淅瀝青梧老,屧粉秋蛩掃。采香行處蹙連錢,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虞美人(秋夕信步)

愁痕滿地無人省,露濕琅玕影。閑階小立倍荒涼。還剩舊時月色在瀟湘。
薄情轉是多情累,曲曲柔腸碎。紅箋向壁字模糊,憶共燈前呵手為伊書。

鬢雲松令

枕函香,花徑漏。依約相逢,絮語黃昏後。時節薄寒人病酒,鏟地梨花,徹夜東風瘦。
掩銀屏,垂翠袖。何處吹簫,脈脈情微逗。腸斷月明紅豆蔻,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

青衫濕 悼亡

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
當時領略,而今斷送,總負多情。忽疑君到,漆燈風颭,癡數春星。

沁園春

(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淡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別有雲:“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婦素未工詩,不知何以得此也,覺後感賦)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繡榻閑時,並吹戲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一場。遺容在,只靈飆一轉,未許端詳。
重尋碧落茫茫。料短發、朝來定有霜。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葉,觸緒還傷。欲結綢繆,翻驚搖落,減盡荀衣昨日香。真無奈,倩聲聲鄰笛,譜出回腸。

於中好 七月初四夜風雨,其明日是亡婦生辰

塵滿疏簾素帶飄,真成暗度可憐宵。幾回偷拭青衫淚,忽傍犀奩見翠翹。
惟有恨,轉無聊。五更依舊落花朝。衰楊葉盡絲難盡,冷雨淒風打畫橋。

南鄉子 為亡婦題照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簷夜雨鈴。

金縷曲 亡婦忌日有感

此恨何時已。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料也覺、人間無味。不及夜台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釵鈿約,竟抛棄。
重泉若有雙魚寄。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我自中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待結箇、他生知已。還怕兩人俱薄命,再緣慳、剩月零風裏。清淚盡,紙灰起。

蝶戀花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夕如環,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u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蝶戀花

又到綠楊曾折處,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連天無意緒,雁聲遠向蕭關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明日客程還幾許,沾衣況是新寒雨。

山花子

林下荒苔道韞家,生憐玉骨委塵沙。愁向風前無處說,數歸鴉。
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綿吹欲碎,繞天涯。

清平樂

淒淒切切,慘淡黃花節。夢裏砧聲渾未歇,那更亂蛩悲咽。
塵生燕子空樓,抛殘弦索床頭。一樣曉風殘月,而今觸緒添愁。

清平樂

風鬟雨鬢,偏是來無准。倦倚玉蘭看月暈,容易語低香近。
軟風吹過窗紗,心期便隔天涯。從此傷春傷別,黃昏只對梨花。

如夢令

正是轆轤金井,滿砌落花紅冷。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誰省,誰省。從此簟紋燈影。

如夢令

黃葉青苔歸路,屧粉衣香何處。消息竟沈沈,今夜相思幾許。秋雨,秋雨,一半因風吹去。

如夢令

纖月黃昏庭院,語密翻教醉淺。知否那人心?舊恨新歡相半。誰見?誰見?珊枕淚痕紅泫。

采桑子

彤霞久絕飛瓊字,人在誰邊。人在誰邊,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銷被冷殘燈滅,靜數秋天。靜數秋天,又誤心期到下弦。

采桑子

誰翻樂府淒涼曲?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

采桑子

冷香縈遍紅橋夢,夢覺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別後誰能鼓,腸斷天涯。暗捐韶華,一縷茶煙透碧紗。

采桑子

桃花羞作無情死,感激東風。吹落嬌紅,飛入窗間伴懊儂。
誰憐辛苦東陽瘦,也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濃。

采桑子

海天誰放冰輪滿,惆悵離情。莫說離情,但值良宵總淚零。
只應碧落重相見,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剛作愁時又憶卿。

采桑子

撥燈書盡紅箋也,依舊無聊。玉漏迢迢,夢裏寒花隔玉簫。
幾竿修竹三更雨,葉葉蕭蕭。分付秋潮,莫誤雙魚到謝橋。

采桑子

涼生露氣湘弦潤,暗滴花梢。簾影誰搖,燕蹴風絲上柳條。
舞?z鏡匣開頻掩,檀粉慵調。朝淚如潮,昨夜香衾覺夢遙。

采桑子

土花曾染湘娥黛,鉛淚難消。清韻誰敲,不是犀椎是鳳翹。
只應長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鸚鵡偷教,方響前頭見玉簫。

采桑子

白衣裳憑朱闌立,涼月趖西。點鬢霜微,歲晏知君歸不歸?
殘更目斷傳書雁,尺素還稀。一味相思,准擬相看似舊時。

采桑子

謝家庭院殘更立,燕宿雕粱。月度銀牆,不辨花叢那瓣香?
此情已自成追憶,零落鴛鴦。雨歇微涼,十一年前夢一場。

采桑子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淒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情知此後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犁花月又西。

畫堂春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葯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落花時

夕陽誰喚下樓梯,一握香荑。回頭忍笑階前立,總無語,也依依。
箋書直恁無憑據,休說相思。勸伊好向紅窗醉,須莫及,落花時。

 
河傳

春淺,紅怨。掩雙環,微雨花間畫閑。無言暗將紅淚彈。闌珊,香銷輕夢還。
斜倚畫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記當時,垂柳絲,花枝,滿庭蝴蝶兒。

浣溪沙

記綰長條欲別難。盈盈自此隔銀灣。便無風雪也摧殘。
青雀幾時裁錦字,玉蟲連夜剪春幡。不禁辛苦況相關。

浣溪沙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沈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浣溪沙

蓮漏三聲燭半條,杏花微雨濕輕弰,那將紅豆寄無聊?
春色已看濃似酒,歸期安得信如潮,離魂入夜倩誰招?

浣溪沙

風髻抛殘秋草生。高梧濕月冷無聲。當時七夕記深盟。
信得羽衣傳鈿合,悔教羅襪葬傾城。人間空唱雨淋鈴。

浣溪沙

一半殘陽下小樓,朱簾斜控軟金?u。倚欄無緒不能愁。
有箇盈盈騎馬過,薄妝淺黛亦風流。見人羞澀卻回頭。

攤破浣溪沙

風絮飄殘已化萍,泥蓮剛倩藕絲縈;珍重別拈香一瓣,記前生。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悔多情;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

相見歡

落花如夢淒迷,麝煙微,又是夕陽潛下小樓西。
愁無限,消瘦盡,有誰知?閑教玉籠鸚鵡念郎詩。

減字木蘭花

燭花搖影,冷透疏衾剛欲醒。待不思量,不許孤眠不斷腸。
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一諾。銀漢難通,穩耐風波願始從。

減字木蘭花

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暈紅潮,斜溜鬟心只鳳翹。
待將低喚,直為凝情恐人見。欲訴幽懷,轉過回闌叩玉釵。

木蘭花令 擬古決絕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浪淘沙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頭,教他珍重攎風流。端的為誰添病也,更為誰羞?
密意未曾休,密願難酬。珠簾四卷月當樓。暗憶歡期真似夢,夢也須留。

浪淘沙

紅影濕幽窗,瘦盡春光。雨餘花外卻斜陽。誰見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莫道不淒涼,早近持觴。暗思何事斷人腸。曾是向他春夢裏,瞥遇回廊。

鷓鴣天 離恨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頭。欲將離恨尋郎說,待得郎歸恨卻休。
雲澹澹,水悠悠,一聲橫笛鎖空樓。何時共泛春溪月,斷岸垂楊一葉舟。

生查子
東風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獨夜背紗籠,影著纖腰畫。
爇盡水沈煙,露滴鴛鴦瓦。花骨冷宜香,小立櫻桃下。

生查子
惆悵彩雲飛,碧落知何許?不見合歡花,空倚相思樹。
總是別時情,那得分明語。判得最長宵,數盡厭厭雨。

荷葉杯
知己一人誰是?已矣。贏得誤他生。有情終古似無情,別語悔分明。
莫道芳時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為伊指點再來緣,疏雨洗遺鈿。

憶江南 宿雙林禪院有感

心灰盡,有髮未全僧。風雨消磨生死別,似曾相識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搖落後,清吹那堪聽。淅瀝暗飄金井葉,乍聞風定又鐘聲,薄福薦傾城。

玉連環影

何處幾葉蕭蕭雨。濕盡簷花,花底人無語。掩屏山,玉爐寒。誰見兩眉愁聚倚闌幹。

浣溪沙

消息誰傳到拒霜?兩行斜雁碧天長,晚秋風景倍淒涼。
銀蒜押簾人寂寂,玉釵敲燭信茫茫。黃花開也近重陽。

浣溪沙

誰道飄零不可憐,舊遊時節好花天,斷腸人去自經年。
一片暈紅才著雨,幾絲柔綠乍和煙。倩魂銷盡夕陽前。

南鄉子

煙暖雨初收,落盡繁花小院幽。摘得一雙紅豆子,低頭,說著分攜淚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將酹石尤。別自有人桃葉渡,扁舟,一種煙波各自愁。

天仙子

月落城烏啼未了,起來翻為無眠早。薄霜庭院怯生衣,心悄悄,紅闌繞,此情待共誰人曉?

蝶戀花

眼底風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欲倩煙絲遮別路,垂楊那是相思樹。
惆悵玉顏成間阻,何事東風,不作繁華主。斷帶依然留乞句,斑騅一繫無尋處。

謁金門

風絲裊,水浸碧天清曉。一鏡濕雲清未了,雨晴春草草。
夢裏輕螺誰掃。簾外落花紅小。獨睡起來情悄悄,寄愁何處好?

金人捧露盤 淨業寺觀蓮,有懷蓀友

藕風輕,蓮露冷,斷虹收,正紅窗、初上簾?u。田田翠蓋,趁斜陽魚浪香浮。此時畫閣垂楊岸,睡起梳頭。
舊遊蹤,招提路,重到處,滿離憂。想芙蓉湖上悠悠。紅衣狼藉,臥看桃葉送蘭舟。午風吹斷江南夢,夢裏菱謳。

夢江南

新來好,唱得虎頭詞。一片冷香惟有夢,十分清瘦更無詩。標格早梅知。

清平樂 憶梁汾

才聽夜雨,便覺秋如許。繞砌蛩螿人不語,有夢轉愁無據。
亂山千疊橫江,憶君遊倦何方。知否小窗紅燭。照人此夜淒涼.

金縷曲 慰西溟

何事添淒咽?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失意每多如意少,終古幾人稱屈。須知道、福因才折。獨臥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聽譙鼓,二更徹。
丈夫未肯因人熱,且乘閑、五湖料理,扁舟一葉。淚似秋霖揮不四,灑向野田黃蝶。須不羨、承明班列。馬跡車塵忙未了,任西風、吹冷長安月。又蕭寺,花如雪。

金縷曲 薑西溟言別,賦此贈之

誰復留君住?嘆人生、幾翻離合,便成遲暮。最憶西窗同翦燭,卻話家山夜雨。不道只、暫時相聚。袞袞長江蕭蕭木,送遙天、白雁哀鳴去。黃葉下,秋如許。
曰歸因甚添愁緒。料強似、冷煙寒月,棲遲梵宇。一事傷心君落魄,兩鬢飄蕭未遇。有解憶、長安兒女。裘敝入門空太息,信古來、才命真相負。身世恨,共誰語。

點絳唇

小院新涼,晚來頓覺羅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蕭寺憐君,別緒應蕭索。西風惡,夕陽吹角,一陣槐花落。

百字令 宿漢兒村

無情野火,趁西風燒遍、天涯芳草。榆塞重來冰雪裏,冷入鬢絲吹老。牧馬長嘶,征笳亂動,拼入愁懷抱。定知今夕,庾郎瘦損多少。
便是腦滿腸肥,尚難消受,此荒煙落照。何況文園憔悴後,非復酒壚風調。回樂峰寒,受降城遠,夢向家山繞。茫茫百感,憑高唯有清嘯。

浣溪沙
欲寄愁心朔雁邊,西風濁酒慘離顏。黃花時節碧雲天。
古戍烽煙迷斥堠,夕陽村落解鞍韉。不知征戰幾人還。

浣溪沙

身向雲山那畔行。北風吹斷馬嘶聲。深秋遠塞若為情。
一抹晚煙荒戍壘,半竿斜日舊關城。古今幽恨幾時平。

浣溪沙

已慣天涯莫浪愁,寒雲衰草漸成秋。漫因睡起又登樓。
伴我蕭蕭惟代馬,笑人寂寂有牽牛。勞人只合一生休。

浣溪沙

萬裏陰山萬裏沙,誰將綠鬢鬥霜華。年來強半在天涯。
魂夢不離金屈戍,畫國親展玉鴉叉。生憐瘦減一分花。

浣溪沙

楊柳千條送馬蹄,北來征雁舊南飛,客中誰與換春衣。
終古閑情歸落照,一春幽夢逐遊絲,信回剛道別多時。

相見歡

微雲一抹遙峰,冷溶溶,恰與個人清曉畫眉同。
紅蠟淚,青綾被,水沈濃,卻與黃茅野店聽西風。

南歌子 古戍

古戍飢鳥集,荒城野雉飛。何年劫火剩殘灰,試看英雄碧血,滿龍堆。
玉帳空分壘,金笳已罷吹。東風回首盡成非,不道興亡命也,豈人為。

浪淘沙 望海

蜃闕半模糊,踏浪驚呼。任將蠡測笑江湖。沐日光華還浴月,我欲乘桴。
釣得六鱉無?竿拂珊瑚。桑田清淺問麻姑。水氣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壺?

好事近

馬首望青山,零落繁華如此。再向斷煙衰草,認蘚碑題字。
休尋折戟話當年,只灑悲秋淚。斜日十三陵下,過新豐獵騎。

采桑子 九日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南樓令 塞外重九

古木向人秋,驚蓬掠鬢稠。是重陽、何處堪愁。記得當年惆悵事,正風雨,下南樓。
斷夢幾能留,香魂一哭休。怪涼蟬、空滿衾裯。霜落烏啼渾不睡,偏想出,舊風流。

點絳唇 黃花城早望

五夜光寒,照來積雪平於棧。西風何限,自起披衣看。
對此茫茫,不覺成長嘆。何時旦,曉星欲散,飛起平沙雁。

蝶戀花 出塞

今古河山無定拒。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城赤髐遄A青塚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如夢令

萬帳窮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歸夢隔狼河,又被河聲攪碎。還睡,還睡,解道醒來無味。

菩薩蠻

朔風吹散三更雪,倩魂猶戀桃花月。夢好莫催醒,由他好處行。
無端聽畫角,枕畔紅冰薄。塞馬一聲嘶,殘星拂大旗。

菩薩蠻

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歸雨。深巷賣櫻桃,雨餘紅更嬌。
黃昏清淚閣,忍便花飄泊。消得一聲鶯,東風三月情。

菩薩蠻

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楊柳乍如絲,故園春盡時。
春歸歸不得,兩槳松花隔。舊事逐寒潮,啼鵑恨未消

菩薩蠻

榛荊滿眼山城路,征鴻不為愁人住。何處是長安,濕雲吹雨寒。
絲絲心欲碎,應是悲秋淚。淚向客中多,歸時又奈何。

菩薩蠻

黃雲紫塞三千里,女牆西畔啼鳥起。落日萬山寒,蕭蕭獵馬還。
笳聲聽不得,入夜空城黑。秋夢不歸家,殘燈落碎花。

清平樂

煙輕雨小,望裏青難了。一縷斷虹垂樹杪,又是亂山殘照。
憑高目斷征途,暮雲千里平蕪。日夜河流東下,錦書應托雙魚。

清平樂

參橫月落,客緒從誰托。望裏家山雲漠漠,似有紅樓一角。
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絕塞風煙。輸與五陵公子,此時夢繞花前。

清平樂 彈琴峽題壁

泠泠徹夜,誰是知音者?如夢前朝何處也,一曲邊愁難寫。
極天關塞雲中,人隨雁落西風。喚取紅襟翠袖,莫教淚灑英雄。

於中好

誰道陰山行路難。風毛雨血萬人歡。松梢露點沾鷹紲,蘆葉溪深沒馬鞍。
依樹歇,映林看。黃羊高宴簇金盤。蕭蕭一夕霜風緊,卻擁貂裘怨早寒。

於中好

別緒如絲睡不成,那堪孤枕夢邊城。因聽紫塞三更雨,卻憶紅樓半夜燈。
書鄭重,恨分明,天將愁味釀多情。起來呵手封題處,偏到鴛鴦兩字冰。

於中好

雁貼寒雲次第飛,向南猶自怨歸遲。誰能瘦馬關山道,又到西風撲鬢時。
人杳杳,思依依,更無芳樹有鳥啼。憑將掃黛窗前月,持向今朝照別離。

生查子

短焰剔殘花,夜久邊聲寂。倦舞卻聞雞,暗覺青綾濕。
天水接冥濛,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遠夢輕無力。

滿庭芳

堠雪翻鴉,河冰躍馬,驚風吹度龍堆。陰燐夜泣,此景總堪悲。待向中宵起舞,無人處、那有村雞。只應是,金笳暗拍,一樣淚沾衣。
須知今古事,棋枰勝負,翻覆如斯。嘆紛紛蠻觸,回首成非。剩得幾行青史,斜陽下、斷碣殘碑。年華共,混同江水,流去幾時回。

踏莎行

倚柳題箋,當花側帽,賞心應比驅馳好。錯教雙鬢受東風,看吹綠影成絲早。
金殿寒鴉,玉階春草,就中冷暖和誰道?小樓明月鎮長閑,人生何事緇塵老。

浣溪沙

十裏湖光載酒遊,青簾低映白萍洲。西風聽徹采菱謳。
沙岸有時雙袖擁,畫船何處一竿收。歸來無語晚妝樓。

漁父

收卻綸竿落照紅,秋風寧為翦芙蓉。
人淡淡,水濛濛,吹入蘆花短笛中。

點絳唇 詠風蘭

別樣幽芬,更無濃艷開處。淩波欲去,且為東風住。
忒煞蕭疏,怎耐秋如許?還還留取,冷香半縷,第一湘江雨。

眼兒媚 詠梅

莫把瓊花比澹妝,誰似白霓裳。別樣清幽,自然標格,莫近軸。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與淒涼。可憐遙夜,冷煙和月,疏影橫窗。

臨江仙 孤雁

霜冷離鴻驚失伴,有人同病相憐。擬憑尺素寄愁邊,愁多書屢易,雙淚落燈前。
莫對月明思往事,也知消減年年。無端嘹唳一聲傳,西風吹只影,剛是早秋天。

卜運算元 新柳

嬌軟不勝垂,瘦怯那禁舞。多事年年二月風,翦出鵝黃縷。
一種可憐生,落日和煙雨。蘇小門前長短條,即漸迷行處。

臨江仙 寒柳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
最是繁絲搖落後,轉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采桑子

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謝娘別後誰能惜,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裏西風瀚海沙。

減字木蘭花 新月

晚妝欲罷,更把纖眉臨鏡畫。准待分明,和雨和煙兩不勝。
莫教星替,守取團圓終必遂。此夜紅樓,天上人間一樣愁。

望江南 詠弦月

初八月,半鏡上青霄。斜倚畫闌嬌不語,暗移梅影過紅橋,裙帶北風飄。

浣溪沙 薑女廟

海色殘陽影斷霓,寒濤日夜女郎祠。翠鈿塵網上蛛絲。
澄海樓高空極目,望夫石在且留題。六王如夢祖龍非。

浣溪沙 紅橋懷古,和王阮亭韻

無恙年年汴水流。一聲水調短亭秋。舊時明月照揚州。
曾是長隄牽錦纜,綠楊清瘦至今愁。玉?u斜路近迷樓。

于中好 詠史

馬上吟成促渡江,分明閑氣屬閨房。生憎久閉金鋪暗,花冷回心玉一床。
添哽咽,足淒涼。誰教生得滿身香。只今西海年年月,猶為蕭家照斷腸。

采桑子

那能寂寞芳菲節,欲話生平。夜已三更。一闋悲歌淚暗零。
須知秋葉春花促,點鬢星星。遇酒須傾,莫問千秋萬歲名。

點絳唇

一種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庚郎未老,何事傷心早?
素壁斜輝,竹影橫窗掃。空房悄,鳥啼欲曉,又下西樓了。

朝中措

蜀弦秦柱不關情,盡日掩雲屏。已惜輕翎退粉,更嫌弱絮為萍。
東風多事,餘寒吹散,烘暖微酲。看盡一簾紅雨,為誰親繫花鈴?

天仙子 淥水亭秋夜

水浴涼蟾風入袂,魚鱗觸損金波碎。好天良夜酒盈樽,心自醉,愁難睡,西南月落城鳥起。

浣溪沙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裏憶平生。

浣溪沙

伏雨朝寒悉不勝,那能還傍杏花行。去年高摘鬥輕盈。
漫惹爐煙雙袖紫,空將酒暈一衫青。人間何處問多情。

虞美人

殘燈風滅爐煙冷,相伴唯孤影。判叫狼藉醉清樽,為問世間醒眼是何人。
難逢易散花間酒,飲罷空搔首。閑愁總付醉來眠,只恐醒時依舊到樽前。

風流子 秋郊射獵

平原草枯矣,重陽後,黃葉樹騷騷。記玉勒青絲,落花時節,曾逢拾翠,忽聽吹簫。今來是、燒痕殘碧盡,霜影亂紅凋。秋水映空,寒煙如績,皂雕飛處,天慘雲高。
人生須行樂,君知否。容易兩鬢蕭蕭。自與東君作別,?地無聊。算功名何許,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陽影裏,倚馬揮毫。

清平樂

將愁不去,秋色行難住。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風風雨雨。
雨晴籬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陽。回首涼雲暮葉,黃昏無限思量。

琵琶仙 中秋

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輝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盡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對,舊時明月。
花徑裏、戲捉迷藏,曾惹下蕭蕭井梧葉。記否輕紈小扇,又幾番涼熱。只落得、填膺百感,總茫茫、不關離別。一任紫玉無情,夜寒吹裂。

菩薩蠻

曉寒瘦著西南月,丁丁漏箭餘香咽。春已十分宜,東風無是非。
蜀魂羞顧影,玉照斜紅冷。誰唱《後庭花》,新年憶舊家。

於中好

獨背諓隄上小樓,誰家玉笛韻偏幽。一行白雁遙天暮,幾點黃花滿地秋。
驚節序,嘆沈浮,穠華如夢水東流。人間所事堪惆悵,莫向橫塘問舊遊。

於中好

小構園林寂不嘩,疏籬曲徑仿山家。晝長吟罷風流子,忽聽楸枰響碧紗。
添竹石,伴煙霞。擬憑尊酒慰年華。休嗟髀裏今生肉,努力春來自種花。

水調歌頭 題西山秋爽圖

空山梵音靜,水月影俱沈。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許塵侵。歲晚憶曾遊處,猶記半竿斜照,一抹映疏林。絕頂茅庵裏,老衲正孤吟。
雲中錫,溪頭釣,澗邊琴。此生著歲兩屐,誰識臥遊心。准擬乘風歸去,錯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襪青鞋約,但向畫圖尋。

明月棹孤舟 海澱

一片亭亭空凝佇。趁西風霓裳偏舞。白鳥驚飛,菰蒲葉亂,斷續浣紗人語。
丹碧駁殘秋夜雨。風吹去采菱越女。轆轤聲斷,昏鴉欲起,多少博山情緒。

昭君怨

暮雨絲絲吹濕,倦柳愁荷風急。瘦骨不禁秋,總成愁。
別有心情怎說。未是訴愁時節。譙鼓已三更,夢須成。

赤棗子

風淅淅,雨績績。難怪春愁細細添。記不分明疑是夢,夢來還隔一重簾。

臨江仙

絲雨如塵雲著水,嫣香碎拾吳宮。百花冷暖避東風,酷憐嬌易散,燕子學偎紅。
人說病宜隨月減,懨懨卻與春同。可能留蝶抱花叢,不成雙夢影,翻笑杏梁空。

酒泉子

謝欲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猶未睡,早鴉啼。
嫩寒無賴羅衣薄,休傍闌杆角。最愁人,燈欲落,雁還飛。

 

中國傳統戲曲系列之布袋戲

霹雳布袋戏合集-世无常

霹雳布袋戏合集-世无常 

 

布袋戲又稱作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州與臺灣等地流傳的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此外在福建寧德福鼎市亦有流傳,當地人稱之為大拇指戲。而在潮汕地區則稱為紙影。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除出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布袋戲偶身之軀幹與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裝;演出時,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偶表演。而正因為早期此類型演出的戲偶偶身極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有了布袋戲之通稱。

近現代,布袋戲在華人地區,以台灣的發展最為蓬勃。布袋戲在台灣所扮演的角色,與宗教信仰、天地神人關係、經濟時令、文化價值的傳承與維繫既定社會階層的穩定性有相當緊密的關聯性。

布袋戲演出

演出上可分為前場與後場,前場即戲台部分,觀眾可見到操偶師傅操作人偶於戲台上的表演,後場則包括了操偶師、樂團和口白師傅。

戲台

布袋戲戲台

不管哪種形式表演,布袋戲的演出都需要有戲台,該戲台一方面作為區隔前後台以及觀眾與演出者之間的功能,一方面提供演出所需要的戲劇布景。布袋戲發展之初,戲台較為簡陋,僅用扁擔,布廉架起簡易戲臺。實際樣貌多為:「上有木雕小台閣,下垂藍布」,後來布袋戲逐漸受歡迎,戲台也變得較為複雜,繼而誕生了早期的四角棚。該三至五公尺寬之戲棚其構造類似於一座小型土地廟,有四根柱子,中間是大廳,為戲偶活動的舞台,其四面之中,三面皆空,大廳中有一層交關屏,用來遮掩演藝人之用,早期的四角棚的裝飾及雕刻都較為簡單,但後期逐漸發展得更為複雜精緻,配合木雕技術以及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來製作戲台。

19世紀,布袋戲發展出六角棚戲台,又稱作稱彩樓,其在舞台的左右前方各加一個斜面,吸引左右兩側的觀眾,此種六角形舞
台設計,雖戲台場寬雖未大幅度增加,卻使得戲台空間及視覺效果更加富變化。這種改良自『六角棚』的布袋戲舞台。理論上又有「水流外」與「水流內」的差別,
不但將頂蓬加大,超出底座範圍,又將擴大後頂蓬加入南方建築的疊斗式樑架、藻井等結構,同時也加強了如:垂花飛簷、雀替斗拱及窗櫺等外加飾物,使得整個戲
台顯的更氣派而精緻。因為色彩鮮豔,所以有了「彩樓」名稱。後來,更加強了頂蓬、底座以及龍柱三個部分。

彩樓式戲台,雖然能吸引觀眾且本身即為雕刻的藝術品,但造價昂貴且搬運不易,因此並非所有戲班皆能夠負擔得起,因此在台灣於1930年代後,出現了一種看板式的彩繪戲棚。這類戲台的裝飾圖案全數以平面彩繪的方式製作,其造價便宜也易於搬運,且舞台效果並不輸給傳統戲台。

操偶演出

現代布袋戲偶不僅大,還內藏許多機關,因此需要兩手操作

布袋戲開演後,戲台上的操偶動作成為演出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就傳統布袋戲而言,布袋戲戲偶為30cm左右的小戲偶,軀幹和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裝,因此操偶表演者會將單手手掌放入中空戲偶進行表演。以左手操偶為例,只要將食指部分套入偶頭,拇指放
入布袋戲戲偶右手,另外三根手指放入戲偶左邊(左手)之後,即可利用手掌與五指的搖擺或晃動,來控制戲偶頭、身體、與手來作操偶表演。換句話說,布袋戲操
偶入門相當容易:操偶人員僅將手放入中空偶身即可做戲偶之點頭,搖頭,行走之表演。不過因為木製戲偶表情並無變化,要藉由木偶肢體動作表達劇中人物情感尤
其重要,也有其一定難度。也就是『擬真而更勝於真』。

傳統布袋戲中,食指放入偶頭中,拇指放入右手。

若再就角色方面來論述,布袋戲偶約略可以分爲生、旦、淨、末、丑、獸、雜…..等七種角色。各種操偶表演要顯現出各類角色的手勢、步伐和動作。因為布袋戲可單手操偶,因此傳統布袋戲操偶師,通常可一人操縱兩偶,互做對談動作的文場表演,更甚者,兩手均可做木偶之跑,跳,拋接,武打等武場表演。事實上,於實際操演上,布袋戲除了武場大堆頭場面,或龍套角色出現串場外,布袋戲戲劇進行中,通常以兩偶兩角色之間的互相對話與肢體互動為最多。就此,跟一般中國傳統戲劇相同,若對話較多者稱為文戲,武打互動較多者稱為武戲

20世紀中
期後,為了表達更多視覺效果,台灣操偶表演隨著戲偶從30公分長演變成50公分,甚至加大至70公分以上。因應此變化,一偶之操作從單手變成了雙手。除了
手仍舊放入戲偶內,以食指放入偶頭外,偶頭與偶身內尚加裝有特殊裝置,可用繩子拉動控制眼睛睜眨、用中指扳動嘴唇控制、用內藏機關彎曲手腳等。除此之外,
左右手都需要配合相當多的操偶技巧,才可讓布袋戲木偶做轉身,沉思,奔跑,跳接,甚至雲手臥魚等身段的自由操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哪時期的布袋戲演出,都出現了操偶者兼口白,甚至還包辦音樂後場的情形。而此種獨挑大樑的布袋戲操演方式,即使於21世紀,常見於閩南或台灣。

戲碼

17世紀中期開始盛行之初,傳統布袋戲表演形式相當簡單,演出戲碼以即興表演為主,至今台灣廟口的酬神戲演出仍可見到這種型態的演出。18世紀起,開始漸漸講究其演出戲碼的布袋戲,出現了演出時間長達一小時以上的才子佳人及審案類型的戲碼,例如至今仍流傳於世的《四錦裙記》《烏袍記》《喜雀告狀》等等正本戲碼。然而以才子佳人、審案為主的文戲戲碼受流行情況於布袋戲上不若武打戲碼。至今傳統布袋戲仍以武戲、歷史演義為主的小說戲碼為主流,其中以時間為一小時演出的三國演義、西遊記、封神榜等章回小說改寫戲碼為最受歡迎。而就平常而言,除去音樂之外,布袋戲演出戲碼幾乎都以口白對話為主,並沒有唱腔歌曲等表現,這種特色與其他中國傳統戲劇有相當大不同。

除了以上戲碼之外,1980年代之後,布袋戲發展一枝獨秀的台灣,則發展出武打,搞笑,科幻等戲碼。演出時間仍為一小時左右,戲碼已不遵循古制的該類型布袋戲,通常並不歸類於傳統布袋戲,事實上,部分台灣觀眾甚至並未將其演出視為布袋戲。

出場詩

通常,布袋戲每位要角(也就是重要的角色)出場時都會有自己的四念白,而這四念白即是所謂的出場詩或定場詩;而之所以稱為四念白,是因為該出場詩通常由「四句」五言或七言古詩所組成的閩南語「念白」。

就戲劇表演方面,出場詩實為布袋戲演出的極大特色。事實上,拉長語音、注重語調旋律該出場詩,不但讓戲劇角色自報身分,讓觀眾容易了解外,其文言式的用字遣詞更常常代表了戲偶角色的身份與企圖心。舉例來說,皇帝出現時吟唱:「五更早朝穿龍袍,文武百官排兩邊,寡人微力相扶助,保護江山萬萬年。」、忠相的出場詩可為:「官居極職列三台,君臣謀立蓋世才,雖我無心求富貴,誰知富貴隨運來。」而奸臣則將其野心表露無遺:「位居極職入朝堂,孼我之命全家亡,何時能奪金鑾殿,登基九五位帝王。」一般而言,布袋戲演出使用拉長語音,介於口白與唱腔的念白式表演,除花旦外,僅出現於定場詩為多。也就是說除了出場詩之外,布袋戲語調多以說書式的口白為主。

於台灣的布袋戲戲劇發展上,稱為四念白的出場詩傳統於1980年代雖有所大幅度改變,但仍保留一定的對仗、平仄。例如於台灣相當流行的霹靂布袋戲戲劇中之知名角色劍君十二恨,就擁有改編自清代文學家張潮幽夢影的「十二恨」出場詩。而事實上,自1990年代以降,台灣電視布袋戲除出場詩之外,每個角色更將其出場詩延伸發展成獨特的個人配樂甚至主打歌曲,讓觀眾聽其配樂演奏即知道為即將出現的是那位角色,此種型態亦可稱為出場詩的延伸模式。

音樂與口白

除了定場詩與操偶演出,與前後場最有關聯尚有音樂伴奏與口白。除了木偶或操偶表演外,後場人員的配樂、口技表演、與前場文武劇情相配合,作出快板慢
板演出,是一個布袋戲團的功力所在,布袋戲有句行話這麼說:「三分前場,七分後場」正說明了後場對於音樂或口白對於表現布袋戲精髓的重要性。

在後場配樂方面,傳統布袋戲的伴奏有北管及南管兩種音樂風格。後場根據樂器的不同可以分爲文場和武場,武場指只有節奏而無音高的打擊樂器,文場指有音高變化的拉弦、彈撥、吹管樂器的演奏。

中國笛子亦應用於布袋戲音樂中

若再詳加細分:武場樂器包括了鑼、小鑼、小鼓、通鼓、鈔、鈸、拍板、等,而文場則包括二胡、嗩吶、拍板、月琴及笛子。而此配樂型態上可依劇種再細分為生旦戲、審場戲、武打戲、連台戲、摺子戲以及拳打戲。到了20世紀中期以後,後台配樂逐漸有了一些變化,例如引進了京劇的後台音樂,使用西方樂器和音樂、以歌手現場演唱歌曲,或以錄音帶播放電子音樂等等。

操閩南或台灣地方性語言來做演出的口白師傅可謂布袋戱的靈魂人物。於布袋戲的演出中,後場的口白師傅包辦了戲中所有人物的對白與念白,也常是布袋戲
戲劇中唯一的掛牌主演者。就是因為身繫演出成功與否,類似職業說書人的口白主演者必須具備有仿男女老幼不同人物音質、不同講話風格甚至不同的地方口音的技
巧。就實例上,深受歡迎的口白師傅者還必須要有深厚的文學造詣和音樂素養,且必須能做到各種不同性格的角色五音分明,加上情緒表達的八聲七情,及其餘基本
角色口白等等。就此來看,一位口白師傅最起碼要替28種不同情緒與角色口白配音的本事。除此,布袋戲極為特殊的定場詩唸唱或劇中進行中不多見的單口念白,
也關係一齣戲的好壞。

關公於布袋戲中屬於花臉

布袋戲角色分類衍生自中國戲劇的生旦淨末丑。

  • 生:指的是有男子陽性風格的角色,其中小生通常就是現在所謂的主角,文生是智慧型的男角,武生是動作派的男角。
  • 淨:主要指的是豪氣、勇猛型有著非常強烈男子氣概、陽剛氣質的男角。如紅大花、青花仔、文木黑大花等等,另外還有其專門主角類別的關公與徐良戲偶等等;
  • 旦角:指的是有著陰柔氣質的女性角色。如花面旦、觀音旦、老旦、小旦等等,
  • 雜:生旦淨末丑五類以外通稱雜,神道、精怪皆屬之。如財神、三仙、龍王、僧人等等。;

直至20世紀新一代布袋戲,在口白唸作方面,其實還是有傳統的分類痕跡。以台灣布袋戲戲偶角色為例,史豔文、素還真是文生,亂世狂刀是武生,橫千秋誅天是淨,冀小棠比較特別,是武旦,算是新創的角色類型,此外超脫傳統,也有丑角,例如秦假仙、二齒等等。

戲偶

現代布袋戲偶的小旦

布袋戲偶基本結構包括身架、服飾、盔帽(頭飾),身架包括了頭、布身、手(文手或武手,木製),實心的布腿、鞋(靴子,木製),傳統戲偶高度約30cm。

若就種類來看,在與布袋戲戲劇角色相配合下,布袋戲戲偶種類仍相同擁有「生」、「旦」與「淨」三大類,並依舊衍生出生、花臉、旦、神道、精怪與雜角
等小分支。就傳統布袋戲而言,一個布袋戲班形成,起碼要準備包含此六大類戲偶的80個布袋戲戲偶;而這就是一般布袋戲藝人所俗稱的一擔籠

傳統偶頭為木製,其製作流程為雕刻粗胚、磨光、糊棉紙、打土底、粉底、開眉、打花面、裝髮鬚。不管哪角色,早期傳統布袋戲的偶頭木材多產自中國泉州。1920年代以後,臺灣研發自製以模型灌製的偶頭,包括賽璐珞偶頭及土黏香偶頭,雖廣為流傳,但正式演出仍以泉州進口的木製唐山頭為主。唐山頭中以塗門頭和花園頭最有名。塗門頭的主要製造商是泉州塗門街的周冕號,台灣俗稱塗頭,以花臉見長,不易戴帽。花園頭主要來自泉州環山花園頭村(現泉州市豐澤區清源街道環山社區),該偶頭主要的師傅為泉州江加走,以生、旦等素面粉彩見長,易戴盔帽。泉州產的偶頭木材多採用銀杏木和香梓木,臺灣製的偶頭主要是梧桐木,1950年後臺海兩岸分治,台灣的偶頭才大幅改以本地材質製作,現代偶頭的材質,主要是用樟木。

現代布袋戲木偶大小約高74~80公分左右,身材比例相當接近真人,約七~九頭身。偶頭(如圖1)用樟木或白木雕刻而成,偶頭內有特殊裝置,可以用繩子拉動控制眼睛睜眨,還有用中指扳動嘴唇的控制,也有特殊的偶眼可以左右動。

在戲偶的本體方面,手可分為木製手以及現在廣為使用的橡膠手,該手內置鐵絲,並可輕易扭成特定的手型(如圖2)另
外,現代戲偶的腳(如圖3)已普遍為塑膠製,裝設有膝、踝二關節,鞋子還可以穿脫交換。至於戲偶本身穿的服裝,近代偶身所著衣服變得更華麗且多層次,甚至
已與真人的穿著相仿。除此之外,操控布袋戲,讓其自由表演的裝置為天地同;其裝置設於左右手:右手控制偶頭和戲偶右手,左手持一棒控制戲偶左手(如圖4)

劇本

布袋戲的傳承著重在布偶操縱技巧與後場音樂搭配,對於演出的劇本大多是以口耳相傳,或是劇團請說戲先生來跟團員們講述故事內容,再由團員上場發揮,因此布袋戲的傳統劇本保存極少。而這些口述劇本,則以三國演義、西遊記、封神榜、水滸傳等小說為主體。

1945年之後,漳泉兩地布袋戲漸驅式微,惟台灣布袋戲仍繼續發展。台灣布袋戲師傅黃海岱廣招徒弟,為了方便傳藝,便將寫下了劇本綱要傳授給徒弟,黃海岱著名的布袋戲劇本有《五虎戰青龍》、《大唐五虎將》、《三門街》、《昆島逸史》、《秘道遺書》。1960年代黃俊雄著名布袋戲作品《雲州大儒俠》劇本,就來自黃海岱的《忠孝義勇傳》。

在台灣之外,位於漳州的漳州木偶劇團1980年代經濟開放後,也出現專替兒童所寫的兒童劇劇本。這種創新的劇本,台灣的新生代及業餘布袋戲劇團亦嘗試過。不過,大綱式劇本的綱要寫法與即興式的閩南語典雅口白仍為布袋戲劇本的主要特色。

歷史

布袋戲的歷史相當久遠,中國古籍《武林舊事》、《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宋朝宮廷宴會的禮單上就有掌中木偶戲。不過,就現今被人熟悉的傳統布袋戲而言,該戲種起源,一般來說都是來自泉州的一則傳奇故事。

依據台灣戲劇學家呂訴上在其著作《臺灣電影戲劇史》的記載:傳說中國明朝期間,有位屢試不中的秀才梁炳麟,在福建仙游縣九鯉湖一座仙公廟祈求高中後,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一位老人在他手上寫下「功名歸掌上」後離去。梁秀才醒後非常高興,認為是及第的吉兆,不料當次應試又名落孫山。失落之餘,他開始向鄰居學習懸絲傀儡戲,並發展出直接套在手中的人偶,憑著他的文學修養,出口成章,又能引用各種稗官野史,馬上吸引了許多人來看他的表演,布袋戲從當地開始風行起來,梁秀才的名聲也跟著水漲船高,此時他才領悟了「功名歸掌上」這句話的意涵。除此之外,尚有秀才名為孫巧仁,或梁炳麟、孫巧仁二人同行等不同說法。

17世紀中期,布袋戲已於閩南相當受歡迎,亦出現了類似肩擔戲的模式。所謂肩擔戲乃是由演出者肩擔戲箱與舞台。至一定地點後,搭好簡易舞台後,操縱者躲在布幃下,肩上簡易木架舞台即成為人偶演出戲台。至18世紀,根據演出場所的不同,布袋戲不但出現職業團體,還視演出地點,分為室外演出的野台戲與在劇院演出的內台戲。其中,野台戲是戲班應邀請到各地演出,後來漸漸變成以迎神謝神祝壽為目的的表演,布景較為簡單,演出人員也較少。

內台戲表演方式雖出現於18世紀,但是真正盛行是在20世紀後。內台戲布景較為華麗,操控木偶與音樂演出者也較野台戲多。然而受到電影、電視等新式娛樂型態的衝擊之下,1980年代之後,除了少許特例之外,內台戲於閩南及台灣各地已相當少見。

另外一方面,內台戲亦於1960年代之後,發展出了電視布袋戲的此一支流。此種將戲台架設於電視攝影棚,於棚內演出的布袋戲戲種,不但於戰後盛行於台灣,造成轟動。演出媒介及場所甚至還延展到1990年代之後的有線電視、錄影帶、電影、光碟及多媒體。

流派

一般來說,學者都大約認定布袋戲起源為福建泉州,時間則約為17世紀左右。而之後發展上,布袋戲流派因發展區域橫跨閩南與台灣,加上不同時期的各自
發展與交流融合,實在很難區分。若最粗概的以表演型態來論,約可分傳統布袋戲與現代布袋戲。在此分類下,即使在布袋戲仍十分流行的台灣,傳統布袋戲的觀眾
遠低於現代布袋戲。而普遍所稱的布袋戲流派,實際往往就是指傳統布袋戲的流派。

在傳統布袋戲流派而言,若簡單的以音樂型態區分,使用南管者稱南管布袋戲南派布袋戲,使用廣東潮調者稱作潮調布袋戲,使用北管的稱北管布袋戲北派布袋戲沈明正好彩頭古書布袋戲劇中,都會加入北管風入松,是著名代表作。20世紀後,台灣又有改良自漳州,並於北管文武場加入京劇鑼鼓點節奏所形成的外江布袋戲和採用歌仔戲唱法的歌仔調布袋戲;後者並從台灣傳至漳泉兩地。

布袋戲的流行區域:漳州、泉州、潮州與台灣

另一方面,若使用活躍地區再加以細分,在福建地區,擅長文戲的南派布袋戲盛行泉州,音樂採南管樂,唱腔採用南調,表演上則用唐代流傳下來的梨園戲做派。漳州布袋戲除了鄰近廣東潮州的少數縣屬於潮調布袋戲外,其餘各地均歸屬於音樂使用北管樂的北派布袋戲。不過,於1980年代之後,隨著布袋戲不斷發展和文化不斷融合,該地區的南北兩派的界限已較不明顯。

在台灣,傳統布袋戲相同地盛行南管布袋戲及北管布袋戲。其中,南管布袋戲與泉州流行之劇種同名且型態類似,只不過傳來台灣之後,有其別名為白字。該戲種相同擅長文戲;戲團發源地盛行於台灣中部之台西、麥寮、褒忠、東勢、四湖等地,而盛行地點偏重台灣北部。另一者為北管派,於台灣又稱亂彈,來自漳州,擅長武戲,戲團成員多來自雲林縣的斗六、西螺、斗南、虎尾、古坑與二崙,而戲種盛行地點為台灣南部。

流派名稱 流派別名 流行區域 使用樂器或曲調 布袋戲團成員本籍
南管布袋戲 南派布袋戲、白字、泉州布袋戲 泉州、台灣北部 南管 泉州、台灣雲林縣
北管布袋戲 北派布袋戲、亂彈、漳州布袋戲 漳州、台灣中南部 北管 漳州,台灣雲林縣
潮調布袋戲 潮州布袋戲 廣東潮州、漳州東山等閩粵交接 廣東潮調 廣東、閩粵交接
外江布袋戲 京戲布袋戲 漳州、台灣台北(李天祿) 北管、京劇鑼鼓點 漳州、台灣台北
歌仔調布袋戲 漳州、台灣 歌仔調 漳州、台灣

各地發展

雖說文獻對於梁炳麟是否發明布袋戲,並無肯定記載。但可以確定:布袋戲的發明與泉州傀儡戲文化息息相關。泉州傀儡戲影響了泉州布袋戲的發明,泉州布
袋戲又傳到漳州跟台灣,中國、台灣都公認泉州是布袋戲的發源地。然而在發源地的泉州,布袋戲只是木偶藝術的支流之一,較晚發展的漳州與台灣,布袋戲已凌駕
發源地,1950年後的台灣,在傳承與改良及觀眾接受度上,已經明顯領先漳、泉兩地。

中國大陸

泉州

早在1730年代至1760年代的中國清朝乾隆年間,相關文獻就顯示布袋戲於泉州地區相當流行。此階段泉州布袋戲的戲偶、戲箱、身段、唱做仍不脫傀儡戲戲曲模式。演出也多是謝神、迎送神、祝壽喜慶宴會、破土。直至過不久的1798年,泉州產生了全中國首個職業布袋戲團-金永成偶戲團,布袋戲就此分離於提線木偶自行發展,這種源自傀儡調、擅長文戲、講究細緻偶頭與身段,並以泉州閩南語口白演出的布袋戲,也就是南派布袋戲。

樟木刻的現代偶頭

19世紀是泉州南派布袋戲全盛時期,也同時是將其文化輸出至中國其餘各地的黃金年代。除從傀儡戲沿習更多戲種之外,泉州重視操偶技巧的梨園布袋戲也是讓19世紀泉州布袋戲深受歡迎的原因之一。20世紀初,比梨園布袋戲更重視唱工的籠底戲流行於泉州。雖然此戲碼身段細緻,唱工講究,但因劇本完全照本宣科毫無創意,加上詩韻饒舌,終究無法深入民間。經過一段時間沉澱改善後,這些戲碼轉成較活潑的章回小說。更在大幅度改善南管音樂後,泉州布袋戲配合其音樂的打點,過門做出極適合布袋戲文戲的戲碼。不過,因為其進步幅度無法與台灣布袋戲與漳州布袋戲相比,至此已失去龍頭的地位。

20世紀中,泉州布袋戲獲得過支持和扶植,後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傷害。1980年代後,情況得以改善。這期間,最出名的泉州布袋戲職業劇團當屬成立於1953年的晉江掌中木偶劇團
該團結合南管與梨園改革了本有南派布袋戲的風格,除在閩南頗有盛名外,也多次以《白龍公主》、《五裏長虹》等戲劇於中國大陸其他省份及世界各地參與相關文
藝活動。另外,泉州地區的布袋戲木偶頭製作也相當具有代表性。從清代「西來意」等六家佛妝店的兼營,到後來塗門街「周冕號」黃良司黃才司兩兄弟的專業作坊,與花園頭村江加走一門的崛起,其作品迄今仍頗受好評。2006年5月20日,泉州布袋戲被列進中國國務院公布的第1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漳州

漳州布袋戲的戲箱總數、偶頭、戲碼與泉州相似,應屬同源。不過後場音樂卻與泉州不同的,使用鑼鼓、嗩吶等北管音樂。因為嗩吶音調高亢,鑼鼓喧天,不適合與文戲劇情配合,因此,該地布袋戲戲碼通常為加入武打場面的的武戲。此種用北管音樂且擅長武戲的漳州布袋戲稱為北管布袋戲或北派布袋戲。除此,漳州的雲霄、詔安、東山、平和等縣,因與鄰近潮州,不同於漳州其他地方的流行用潮州曲樂作為後場配樂,特別稱為潮調布袋戲,不過該布袋戲僅於漳州小區域流行。

20世紀初,漳州地方士紳藍汝漢自上海引進京劇而大力推廣,同時間,漳州藝人楊勝將京劇唱腔與演出身段引進布袋戲演出中。就音樂方面,此階段的漳州布袋戲則大量加入京劇腔調。身段方面,則重視偶戲肢體細節。1900年至1930年,漳州北派布袋戲與流行於台灣和泉州南管(派)布袋戲或者泉州梨園布袋戲分庭抗禮,並在影響力與風格上,略勝一籌。不只此,該類型布袋戲還於日後傳入台灣,即李天祿之外江布袋戲。

漳州布袋戲以動物描寫與熱鬧武打戲碼見長,如:西遊記之孫悟空表演。

1932年,大幅改善與進步的台灣歌仔戲從台灣風行到全漳州。受其影響,本著重於京劇戲做的漳州歌仔戲就其台灣歌仔戲華麗服裝及改良音樂,自行改善成為薌劇。
漳州布袋戲開始模仿薌劇,部分劇團改唱歌仔戲唱腔,不過掌上功夫仍採京劇做派,是為歌仔調布袋戲。之後,經過多次變革,1950年代定型的漳州布袋戲,以
熱鬧,武打,幽默、神奇、性格多樣化見長;如封神榜,西遊記等戲碼。除此,在表演中用木偶模擬穿插魚獸動物,也是北派布袋戲的特色。

1950年代,中國共產黨取得中國大陸政權後,以國家力量大量培養布袋戲傳承人員,漳州布袋戲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1959年3月,漳州龍溪成立「龍溪專區木偶劇團」,該劇團集中多位布袋木偶戲藝術家,形成了民間藝術向專業藝術邁進的雛形。1960年代開始,漳州布袋戲向全國範圍傳播,並走向世界。1960年,於羅馬尼亞舉行的第2屆國際木偶傀儡戲節,漳州布袋戲演出的《大名府》、《雷萬春打虎》兩戲碼,憑藉精彩表演獲得表演一等獎,並榮獲兩枚金質獎章。惟因布袋戲發展與這時期中國無法允許的宗教信仰(例如謝神)息息相關,加上文化大革命十多年內對該藝術的禁止,讓漳州布袋戲發展停滯不前。

1980年代文革結束與中國大陸實行經濟開放政策後,在政府扶持下,成立了漳州木偶藝術學校,漳州最大的職業布袋戲團漳州木偶劇團重新活躍起來。同時,在國家一級演員莊陳華與新生代接班人洪惠君、吳光亮等人努力下,漳州木偶劇團藉由兒童木偶劇《森林的故事》等新戲碼重新活躍起來。

現今包含漳州布偶戲團的多家職業漳州布袋戲劇團也如同台灣的傳統布袋戲一樣,面臨著從未有過的挑戰。沒有台灣金光戲演出舞台的漳州布袋戲面對著市場
萎縮,觀眾層面越來越窄,創新劇目資金缺乏等問題。為突破困境,漳州木偶劇團積極尋找新的發展途徑,通過送戲下鄉,組織演員到外地演出,開拓演出市場,同
時通過各種形式,以台灣金光戲行銷模式為效法對象,來提高漳州布袋戲的知名度。

2006年5月20日,漳州布袋戲與泉州布袋戲同時被列進中國國務院公布的第1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浙南溫州

單檔布袋戲這個劇種通行在以中國浙江南部溫州的平陽縣和蒼南縣(民國時的浙江平陽縣,清帝國溫州府平陽縣)為核心的浙南鶴佬話區,使用的語言是浙南鶴佬話(浙南閩語),被列進2008年6月7日中國國務院公布的第1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台灣

台灣傳統布袋戲的舞台表演,仍有一定觀眾

在台灣,早年許多從漳州泉州流傳過來、保留一百多年沒被破壞的社會架構及傳統語言(閩南語)流傳,提供布袋戲一個良好的研究與展演環境,這是讓偶戲蓬勃香火延續了四、五代之久的主要原因。

戰前時期

1750年代,大量閩南移民進入台灣,布袋戲也隨之傳入,其劇本以古書、演義小說等為主,被稱作古冊戲,口白較則文雅多詩詞,講求動作的細緻性,伴奏音樂以南管音樂、北管音樂為主。根據《台灣省通誌卷》學藝藝術篇,南管布袋戲是台灣最早的布袋戲。這一類型的布袋戲後來雖不再是主流,仍存在於尤其臺北地區的少數劇團中,如小西園亦宛然等。

1920年代,以武俠戲為主的布袋戲逐漸在民間發展,其與傳統布袋戲主要的不同在於劇情上,多採用清末民初新著的武俠小說,例如《七俠五義》、《小五義》等。因其表現手法重視各種奇特劍招與武功的展現為主,故稱為劍俠布袋戲。而劍俠戲的代表人物為五州園的黃海岱和新興閣鍾任祥

1930年代,台灣總督府推行皇民化運動,布袋戲也因為皇民化運動而有了改變,包括後場禁用中國傳統的北管鑼鼓、改用西樂,戲偶雜用中、日式戲服和戲偶,其劇目常為水戶黃門等日式劇本;戲偶多為日本服飾造型。演出則以日語演出。雖然此種皇民化布袋戲因語言文化的隔閡,不被台灣大眾接受,但其中的一些表現手法,影響了後來金光布袋戲的演出方式,包括音樂、布景等。

金光布袋戲時期

演出中的金光布袋戲

戰後的1950年代,金光戲開始在中南部各地的野台戲中開始發展。除了在劇情上仍延續劍俠戲時期的武俠內容外,也開始新創劇情及主角。另外,在戲劇之外的表現手法上,金光戲採用華麗的布景、金光閃閃的戲服,並以燈光或其他特效來增加武打的效果。

在音樂方面,不少劇團改以唱片播放的方式取代了傳統的後臺音樂。此時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五州園第二代的黃俊雄和新興閣第五代的鍾任壁。黃俊雄的布袋戲,將戲偶大小由原本的一尺二最後加大到三尺三,並隨後布袋戲帶入電視界。鍾任壁在22歲時自組新興閣第二團,曾在嘉義市文化戲院等戲院首演,之後,內台戲於1970年代蔚為風氣。

無線電視布袋戲時期

1960年代初期,電影戲院演出布袋戲相當普遍,野台金光布袋戲也仍是鄉村地區的重要娛樂之一。而讓台灣布袋戲受到歡迎的是無線電視的發展。1962年11月15日~1962年12月27日,當時台灣唯一的無線電視台-台灣電視公司播出李天祿亦宛然掌中劇團演出之三國志紀錄影片,這是布袋戲首度登上小螢幕。1965年4月,該公司亦邀請明虛實掌中戲班以「國語」配音的童話「水仙宮主」戲碼,正式演出第一齣的「電視布袋戲」。不過雖說李天祿開創電視布袋戲先河,但是一般認為,而真正讓布袋戲能進軍小螢幕的關鍵人物是將「金光戲」搬上電視的黃俊雄。

早在1960年代初期,黃海岱漸漸交棒給其子黃俊卿與黃俊雄。其中黃俊雄戲偶、聲光效果與音樂的創新,更讓他成為布袋戲內台戲的翹楚。1970年3月2日,黃俊雄率領的真五洲劇團將本來於戲院上映的內台戲雲洲大儒俠首度於台灣的無線電視台演出。因音樂新穎,口白典雅,加上劇情緊湊與聲光效果驚人,在爾後四年內連演583集。不但如此,還曾締造全台灣97%的電視超高收視率。1973年政府以推行國語的名義,開始要求布袋戲改為國語配音,1974年6月16日,政府遂以「推行國語」及「妨害農工正常作息」為理由,禁止無線電視台播出雲州大儒俠與所有的電視布袋戲演出。

霹靂布袋戲主角:素還真

1974年之後數年,新聞局持續限制播出電視布袋戲。但在民意及商業需要下,國民黨政府從1981年開
始,逐漸開放當時僅有三台的無線電視台的少量時段供布袋戲演出,不過仍嚴限同時只能有一家電視台播出,且要求以國語配音替代閩南語。然而由於語言因時代有
諸多的演化變異,以國語吟誦布袋戲口白精髓的古詩詞時,平仄較為平板又音韻較不諧和,因此反而使得觀眾更流失。1980年代中期,真五洲園劇團的黃俊雄逐
漸交棒給第三代的黃文擇、黃強華與黃文耀。其中,黃文擇跟黃強華在接續了父親黃俊雄雲洲大儒俠的系列以後,開創日後聲名大噪的霹靂布袋戲。惟1980年代起布袋戲雖可復播,但由於當時政府對演出內容的種種限制跟審查,造成大量戲迷與觀眾的流失,所以從1988年開始,各電視布袋戲的表演重心皆轉往錄影帶出租市場與內外台戲。

電視布袋戲時期,是現代布袋戲影響台灣最深的階段。不僅高達97%超高實質收視率一時造成社會話題,甚至連劇中的許多人物,至今仍影響台灣民眾的生活習慣。比方模仿布袋戲,而在現實中由真人扮演的孝女白瓊,現今仍是部分台灣民間道教喪禮中常見的科儀角色。又比方,若有政治人物在背後操縱事件,台灣輿論會說此人是藏鏡人。然而孝女白瓊與藏鏡人,都僅是當時電視布袋戲的角色之一。

影音媒體及獨立電視台時期

1980年代後
期,由於台灣政府大幅解除國外媒體限制,台灣傳統布袋戲發展漸漸受到台灣境外傳入的娛樂文化影響,外臺戲的野台戲戲團數量從全盛的千餘團萎縮到三百餘團,
其中且多為非實際演出的掛名劇團。因為觀眾減少,就連有專屬後場之布袋戲團演出機會也銳減,營運上更多為赤字。雖然如此,但仍有些有心人以學校社團等形式
經營,努力保存傳統布袋戲文化,其中李天祿與鍾任壁等傳統布袋戲藝師為此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新興閣鍾任壁甚至正式受邀至大學開課教授「布袋戲技藝」,首開台灣劇團之先例。

相較台灣傳統布袋戲劇團與觀眾大幅減少,電視布袋戲於1980年代獲得較大進展。1988年,在無線電視發展遇到瓶頸的黃文擇與黃強華兩兄弟以美地塢廣播電視節目錄製有限公司為踏板,轉入錄影帶租售市場,發行以出租為主的「霹靂」系列的布袋戲。該劇團在錄影帶戲劇製作上強化運鏡敘事技術與專業編劇的努力,讓該布袋戲劇集約有一百萬人次的固定租閱觀眾,佔台灣全台灣影音租售率10%。1990年代之後,數家布袋戲劇團也陸續仿效。

1993年,霹靂亦成立首家以布袋戲播放為核心的獨立電視台「霹靂衛星電視台」。營運模式,是將下檔的租售用布袋戲錄影帶,於一段時間後,於該頻道播出。除了將傳統布袋戲推向諸如光碟、有線電視媒體之外,台灣布袋戲也嘗試進軍大螢幕。其中最負盛名為1997年製作的電影「聖石傳說」,該片不但於2000年之台灣最佳本地電影,也於隨後外銷美國與日本。

此階段的傳統布袋戲雖已沒落,但相對的,提昇製片水準與品質的電視布袋戲卻藉由錄影帶、VCD、DVD、有線電視等影音媒體,增加布袋戲的收視觀眾。2005年,台灣電視布袋戲整體產值已提升到4000萬美金以上,影音出租一百萬人次,「有線電視台收視戶更達350萬戶以上」[37]不僅此,各項衍伸自布袋戲的周邊商品或演出於台灣甚至成為一種熱潮,如同人誌販售會經常有的Cosplay活動就會出現布袋戲人物,而這一熱潮目前也開始逐漸蔓延到中國大陸。

參考資料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 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0,布袋戲專輯。台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 陳慧書,2004,霹靂布袋戲中女性形象之演變(1986~200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龍廷,1991,黃俊雄電視布袋戲研究。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木杉,2000,雲林縣布袋戲投展史暨布袋戲宗師黃海岱傳奇。ISBN 957-15-1009-2。臺灣學生書局出版
  • 傅建益,1993,當前台灣野檯布袋戲之研究。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 洪淑珍,2004,台灣布袋戲偶雕刻之研究:以彰化「巧成真」為考察對象。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 教育部,1995,布袋戲:李天祿藝師口述劇本集(10冊),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策劃編輯。台北:教育部。
  • 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策劃,1996,布袋戲:布袋戲圖錄,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執行編輯。台北:教育部。
  • 林盟傑,2004,文化變遷下的布袋戲玩具變貌。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 林文懿,2001,時空遞嬗中的布袋戲文化。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呂理政,1991,布袋戲筆記,張炎憲主編。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
  • 洪盟凱,2002,從史豔文到素還真:霹靂布袋戲之文化變貌。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蘇世德,2001,台灣專業布袋戲偶雕刻。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 奚淞、王秋香編輯,1976,布袋戲特輯。台北:雄獅美術月刊社。
  • 曾郁雯撰錄,1991,戲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錄,李天祿口述。台北:遠流出版社|遠流。
  • 詹惠登,1979,古典布袋戲演出形式之研究。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 張溪南,2002,黃海岱及其布袋戲劇本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 張雅惠,2000,潮調布袋戲《金簪記》音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 謝德錫,台灣小百科 ISBN 957-0302-15-1稻田出版社出版
  • 謝德錫編,1990,戲說布袋 掌中乾坤 ISBN 957-02-7383-6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出版。